文章目录

我们对体育课,究竟应该有哪些要求?

大学我上过四个学期体育课。我们学校要求本科毕业体育课必须达到4个学分(一门课一个学分),而且似乎满足4学分以后就不能再选体育课了。除了大学第一个学期是基础体育,女生必选有氧健身,男生必选太极拳。其他三个学期,我分别选了:国际体育舞步、网球、游泳。大学的体育课,一周一次,一次2节课(每节课45分钟)。如果因为天气原因,体育课还会取消,我们之前网球课就因为下雨停课了好几周。游泳课在暑假学期,暑假学期的课程经常是天天上,但因为我期间经期,结果又请假了四五天。

看起来,大学的体育课,仅仅是中小学体育课的延续。虽然教师更加专业,可选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但形式上是一样的,有相同的局限性。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的频率都是一周一两次,加起来只有不到两个小时。如果同学们仅仅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那运动量是不够的。而且,体育课对同学们的影响,往往局限在课堂上,一旦同学们没有把这项运动变成爱好,没有在课后进行这项体育运动,那这门体育课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但如果一周五节体育课呢?没有必要。首先不仅中学课表不可能安排那么多时间给体育,学校无法提供如此多的体育教学资源,我们学生也很难抽出这么多固定的时间给体育课。每个人的空闲时间、身体情况、爱好的运动、合适的运动强度,不仅不同、还是变化的,如果通过增加体育课的时间来增加学生的运动量,会变得非常死板,难以执行。何况每年还有寒暑假,总不能没有体育课就不运动吧!

因此,一门体育课应该让同学们在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习惯。

入门一项运动容易,把它变成爱好来坚持很难。比如,我在网球课上学会了打网球的基本动作,并在课堂上和同学打网球球,不过我课后从来不打网球,我加了网球协会,但是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他们的活动,最后我放弃了这项运动,把我的网球拍卖了。这就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但这个不是网球老师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虽然不打网球,好在我平时跑步、健身房跳操、阻力训练,偶尔还和男朋友打打乒乓球,游游泳。所以我不打网球不是个问题,因为我还进行其他运动。

又比如,我高中自学了蛙泳,大学游泳课让我的蛙泳姿势更加专业了。但我在合肥三年都很少游泳,因为科大没有常年开放的游泳池。然而,今年暑假在匹兹堡,我就每周都去游泳,因为能约到一起游泳的朋友,还能免费去条件极好的CMU泳池。

所以说做什么运动,往往和周围的运动条件、身边的人、甚至和天气有关。但体育课上学到的运动技能,就好比一颗种子,虽然可能一时半会没办法培养起对这项运动的爱好,或者周围条件不具备。但说不定在未来的哪天,我认识了一个热爱打网球的朋友,那我们就可能每周一起去打网球。(虽然我网球打的很差,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体育课上学的毕竟有限)

要求一门体育课,就培养起学生对这门课上进行的体育运动的爱好,并且坚持这项运动,是不现实,也是没必要的。最主要的并不是进行哪项运动,而是培养起坚持运动的习惯,哪怕是一周固定两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做什么都可以,要根据周围的条件和人来决定。体育课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比如跑步、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让他们在日后有可以发生兴趣的运动项目,总不能啥也不会吧。

然而,现实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对我而言,体育课只是我体育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周围许多同学不喜欢运动,尤其有繁重的学业负担的高中生,更难抽出时间来运动。本来不应该假定同学们只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因为一周一两次,加起来不过两个小时的体育课,运动量是远远不够的。但现实情况,体育课可能的确是许多学生每周唯一的运动时间。这种情况下,保证体育课的运动强度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高中的体育课可能是这样,从教室出来到操场上,集合、列队、热身运动、绕操场跑几圈,教几个动作,也许就让同学们组队去打球或者自由活动,不痛不痒的很轻松。我觉得自由活动尤其糟糕,可能那些本来就喜欢运动的同学会去打篮球、排球、羽毛球,但他们课后也会主动去运动没必要占用体育课时间;但大部分同学自由活动可能就是闲逛,或者回教室写作业。这样他们既没有花时间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识,也没有完成所需的运动量,更不要说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了,体育课的目的一个也没达到。

为了达成体育课的目标,体育课首先得被严肃对待,不能被其他课占用。其次对体育老师的要求也非常高,体育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热爱运动,要提前备课,安排好满满当当的课程活动。上课快速进入状态,保持紧凑的节奏,废话少讲一些,把体育课45分钟或者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完全利用起来,保证课程的运动强度。学校、老师认真对待,同学们才可能认真对待体育课。

说了这么多,我们对体育课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毕竟体育课能做到的有限。运动更多的应该在课下进行,而不是课上进行。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可以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比如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加入一些线下的运动社团,线上的健身社区,下载运动类APP(如悦跑圈、Keep),关注一些运动健康的微信公众号。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体育老师也可以考虑建立一些运动群组,让体育课对同学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不是仅限在课堂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