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1. 动机:为什么要申请出国读研?
  2. 2. 前期准备:GPA、考英语、暑期交流
  3. 3. 选校:如何确定申请项目?
  4. 4. 推荐信的安排
  5. 5. 申请文书撰写
  6. 6. 申请花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7. 7. 申请结果与最终去向
    1. 7.1. USC Chemistry
    2. 7.2. UCSD NanoEngineering
    3. 7.3. BU Chemistry
    4. 7.4. UTokyo GSGC in Physics
  8. 8. 面试该如何准备?说什么?
  9. 9. 申请大致时间点
  10. 10. 申请季课程要求
  11. 11. 最后:关于人生的几次决定

上周二早上收到UCSD NanoEngineering的offer,当天下午我就回邮件给小秘和导师,表示我愿意接受这个offer。但网申系统上面的状态一直没有更新,仍然是 Under Review。一直等到上周日晚上,我发现网站上已经更新,于是果断正式接受了这个offer。周一晚上,陆陆续续给之前套磁的教授回了邮件,并且正式的拒掉了其他几个offer。到此,我的申请季就圆满结束了。

因此,事不宜迟,抓紧写下一篇DIY申请总结,希望对想要出国读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有些帮助。

动机:为什么要申请出国读研?

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叫张静宁,是中科大物理学院14级本科生,专业是应用物理-凝聚态物理。现在是大学第五年,因为我之前转过很多次专业,所以延期毕业了一年,这部分可以看另一篇博客。关于出国读研究生,在科大似乎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很多人都是这么选择的。就物理学院而言,每年大概1/3的同学保研,1/3的同学出国申请,剩下1/3的同学考研、GAP、找工作(这只是我印象中的数据,不准确)。

在物理学院,大概成绩前 60% 的同学都可以保研,因此保研不是个难事。保研是在大三下学期5、6月份进行摸底,大四上学期9月份左右正式签协议。今年物院的保研线可能在3.1左右,而我的GPA是3.3(物院排50%左右)。对于研究生申请出国的同学来说,秋季入学网申系统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是大四上12月份到1月份甚至更迟,而录取结果则要到大四下学期2月份~5月份才知道。就我们学校的规定而言,为了让更多同学有好的出路,保研和出国只能二选一。也就是说,选择出国申请的同学,要放弃保研资格,冒着失学的风险。当然,其实只要申请季好好准备,多申请一些学校,失学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我真正决定出国读研是在大三的时候,并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坚定。当初想转到科技传播系,是准备本科毕业就去就业的;而转回物理学院,则是想继续求学之路。因此,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在国内保研,要么出国留学。

首先,保研本校是最容易的,需要额外做的努力最小,只要你分数达到了保研线,并且找到愿意接收你的研究生导师即可。但是,我明确不想留在科大。因为我想去大城市,合肥这个城市不够发达,冬天很冷夏天很热,雾霾也比较严重,交通乱七八糟,人行道自行车道都经常被机动车占领,地铁才两条,连宜家都没有。对我而言,研究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业,如果仅仅是想追求科研上的进展,我觉得去国外还是在国内读研究生都无所谓。我希望未来生活的城市能够没有雾霾,因此,我也不会考虑保研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虽然比合肥发达,但雾霾和气候情况其实和合肥差不了太多。又要大城市又要空气好,国内似乎只有深圳、广州可以考虑了。第三,我还觉得国内研究生的工资太低了,科大研究生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住宿条件(4人间)也很差,只够自己每个月的花销,北上广工资不够用来租房的。最后一个坚定我出国的原因是,我不想我的博客被莫名其妙的删帖。点到为止。

所以,我想出国求学的动机归纳起来就是:想去一个生活环境更友好的地方做自己的事情。至于科研究竟能做成怎么样,其实我不是很在意。只要能够比较自由的、有足够工资满足日常开销、做自己不讨厌的事情就可以了。我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比科研之路的期待更加的明确和热烈。

前期准备:GPA、考英语、暑期交流

确定了目标以后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这部分其实任何一本飞跃手册都会告诉你,刷GPA + 尽早考托福和GRE + 申请暑研刷科研经历。就我而言,属于那种每次看飞跃手册都觉得不早说,不适用的人。在我决定出国的时候,我大概 GPA 2.9 的样子 (详情),后面努力学习几个学期总算有一些提高。我高中根本不知道托福和GRE是什么,大一的时候又不觉得需要学,一直拖到大三的上学期才开始准备托福,更是拖到了大五上学期才考出了有效的托福、GRE、Sub (详情)

可以说我的申请硬件方面毫无优势。唯一还不错的地方(我是女生?),是因为我延期毕业一年,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两次海外高校的暑期交流。大三暑假我去了美国的匹兹堡大学 (详情),大四暑假我去了日本的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我属于在科大上课学无余力、焦头烂额的学生,学期中很难抽出时间做科研,因此加了实验室也没做什么东西。但两次暑期交流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第二次,我相对完整、独立地的自己做了一个项目,让我在申请季文书里有内容可以写。

总结起来,GPA高固然好,但是不高也不要灰心丧气,我不会建议同学们去刷GPA,只要认真对待物理学院课程的学习,不要作死,GPA就足够申请了。英语考试越早搞定当然越好,但大四上考也不是不可以,集中时间攻克会比较高效。此外,我会建议同学们把握好暑期交流的机会,耐心的去申请暑研,虽然会花去很多的时间,但很值得。如何申请暑研,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另外这里提一下暑期交流费用的问题。近年来科大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海外交流资金赞助的机会。我第一年因为成绩太差,没有申请教务处的资助,自费两个月一共花了2万多一点(包括机票、签证、住宿、生活费)。但交流回来以后,申请了新创基金会的事后资助,拿到了1万元的补贴。第二年暑期交流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物理学院50%后面一点点,依旧不满足学校资助的标准。由于家庭经济一直以来比较紧张,我向学校国合部争取资助,经过一些邮件和当面的交涉,拿到了B类资助,也就是国际旅费+50%的生活费。日本的机票报销额度是3000元,其实往返一般是不够的,然后生活费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给博士生交流生活费的80%(A类)的50%,也就是一个月3000多元。总的下来,暑研结束的时候报销了9000多元人民币。因此两次暑研,我每次自费1万元人民币左右,我父母一般每个月给我5000元。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金、助教、家教等其他方式减轻经济负担。如果想要拿到科大的交流资助,一定要自己努力去争取。

选校:如何确定申请项目?

关于学校,首先需要明确你要申请 Ph.D 还是 Master 的项目。就我而言,由于家里根本无法一次性拿出超过5万元钱来支持我的学业,我就没有考虑申请 Master 了。因为美国大部分学校 Master 是需要自己交学费,而且没有奖学金,算下来一年要5、6万美元(30-40万人民币)。虽然 Ph.D 项目要读5年左右(Master只要1-2年),但 Ph.D 的奖学金是比较容易拿到的,不用自己交学费,每个月还能拿到足够日常开销的生活费,基本上不需要家里出钱,能够经济独立,省省还能攒点钱。

其次,要确定申请哪个国家。大部分同学都是申请美国的吧,也有一些申请欧洲、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的项目。不同的国家对申请的要求比较不一样,比如去美国要考GRE、托福,去欧洲可能需要雅思,去日本可能只需要托福,而且对英语要求很低,澳大利亚也许不能直接申请博士,而硕士也需要自费。这些都需要自己提前去了解清楚的。我自己,一开始是想申请美国的项目,但是托福考很差之后又想申请日本,一直在摇摆。

第三,了解你想要去的地方,把申请范围逐渐缩小。比如,过去的两个冬天我都很难熬,因此我想申请去气候温暖的地方,比如加州就很好。其次,我不喜欢偏僻的大农村,我想去发达地区,所以我申请的学校大部分都是美国沿海城市的。第三,我希望男朋友明年也可以和我一起去美国留学,所以我尽量选同一个城市有好几个潜在的大学地方,比如洛杉矶、波士顿、匹兹堡,增加双飞的概率。

第四,根据自己的情况、想申请的专业,参考排名定位学校。比如,我自己申请的时候GPA只有3.3,科研经历集中在第一性原理计算,因此我想申请的方向是:应用物理计算凝聚态物理、计算理论化学、计算生物物理、计算材料科学工程、计算纳米工程等等。申请前,我还找过张增明老师咨询选校的建议。我当时对如何查看一所学校的排名也是很有困惑的。就拿US News的排名来说吧,一所美国的大学,有美国国内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各个研究生院的排名,究竟应该看哪个?张增明老师的建议是,看那所学校研究生院排名,物理、化学专业的排名。他认为我的硬件应该申请物理、化学在50名左右的学校,40名左右的可以冲刺,80名左右的用来保底,他还给我推荐了一些学校,比如休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我又和一个材料系的学长交流,他建议我申请排名更靠前一些的学校。在飞跃手册上面,我也看到同学们说张增明老师的定位不准(比较偏后),因此最终我的选校排名大概是在专业排名20-50之间,我放弃了申请最顶尖的大学,比如MIT、斯坦福、伯克利、UIUC、Austin、UCLA 等等我一个都没有申请。这个阶段,我们要多熟悉一些美国的大学,我自己搞了个美国大学的地图,熟悉哪个学校在哪里,哪些州有哪些好大学。不停的访问US News查看排名,了解各个学校的评价,常用的缩写简称,结合BBS和飞跃手册查看之前学长学姐们的申请情况、录取结果。

最后,经过以上的几个步骤下,我们的学校列表(对一开始就需要建立这个学校信息统计的列表)里基本上只剩下20-30所学校了。这时候开始,可以逐一访问学校的网站、院系网站,查看具体项目的申请要求和潜在感兴趣的导师,再从列表中删掉一些学校。具体比如,这个项目的申请要求太高,托福口语26分,那就放弃吧。比如,这个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太早了,12月1日来不及了,放弃吧。比如,这个院系没有你感兴趣的导师,那也不用申请了。还有的同学,申请前会大量的进行套磁,再根据套磁回复的结果来确定申不申请那个项目,比如有些系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回复你的套磁邮件,就不申请了。

我经过大概2周时间的选校,最终确定了申请以下这些项目:

因为申请每一个学校都需要交一笔申请费,加上英语成绩递送费,大概是1000元人民币/所,而且每个学校网申系统填写也费时间,我精力不足经费有限,所以只申请了8所学校,共11个项目。我认识的朋友有申请20多个的,也有申请30多个的。个人认为10-15个比较合适,太多了浪费钱,你也去不了那么多学校。

逐一解释一下我申请每一个项目的原因。USC,加州好地方,因为科大的实验室和对方导师有很多合作,加上申请费免费,所以申请。CMU、Pitt,因为之前在匹兹堡暑期交流,用了很长时间CMU的健身房,对CMU印象很好,觉得应该给他们送一笔申请费;匹兹堡大学因为暑研过,觉得可能更容易拿到offer,所以申请。UCSD,加州好地方,最初忘了为什么选这个学校了,它物理和化学的排名都是20名以内,其实我会觉得对我而言定位太高了。似乎是因为师兄给我推荐了UCSD的某个计算的组,然后我发现UCSD有挺多我感兴趣的导师,而且他们一份申请费125刀可以申请3个项目,连英语成绩都只需要寄一份,划算!Duke大学也有挺多计算方面的导师,而且我记得他们MOOC做的很好,印象不错,加上北卡那边有三所大学Duke、北卡、教堂山,所以申请。Boston大学,是因为飞跃手册上面推荐了科大校友Cui Qiang教授,我申请前联系他了,他建议我申请物理、化学两个项目,一开始我还挺纠结的,因为我觉得波士顿很冷,但发现波士顿有很多好大学,比如MIT、哈佛都在那里,加上男朋友说了句你可以去跑波士顿马拉松呀,好吧,申请。然后是东京大学,因为暑研交流过,而且挺喜欢暑研老板的组,他又愿意给我写推荐信,感觉很可能被录取嘛,当然要申请。最后,Rice大学,因为在德州,也很温暖,又在休斯顿大城市也是沿海,所以申请。

总结起来,我挑学校非常随意。我因为准备申请比较迟,许多学校12月1日、5日截止的项目我都直接放弃了。

推荐信的安排

虽然我有两段暑研经历,但我几乎没用暑研老板的推荐信。第一次在匹兹堡,我认为自己暑研做的很差,也没好意思向P教授要推荐信。第二次在东京大学,因为我和暑研导师说会申请他的组,我纠结要不要让他写推荐信推荐美国的项目。最后因为他过了很久才回我推荐信请求的邮件,所以反复纠结考量后,这封推荐信,仅仅用于东京大学的项目,觉得自己有点傻逼。

因此,除了东京大学GSGC,其他的项目需要的3封推荐信,2封来自科大老师:实验室导师、电动力学课程老师。另一封推荐信的来历就比较奇怪了。我再次向弗吉尼亚大学的B教授要推荐信。我和他的关系,2014年我上他的MOOC课程,并且参与、组织了一个字幕组,翻译他的物理课程(主要是视频字幕)。他一开始表示可以给我写推荐信,但是考虑到他不了解我的物理和科研能力,也许推荐信没有用。但我一方面找不到其他推荐信导师,另一方面不想自己写推荐信草稿,而且我觉得他的推荐信也许能反映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领导能力、英文水平、志愿者经历等等。最终还是请求他写了。

我是先发邮件联系推荐信导师,然后才自己写推荐信草稿,最后才写申请文书PS之类的。如果国外的教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就不用操心了,如果是国内的教授,一般还需要自己提供推荐信的草稿,这又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我觉得自己推荐信写的不怎么样,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最终都是老师自己提交的,我也不确定最后是什么样。

关于推荐信的提交,需要自己确保教授按时提交了,有的系统会有提醒,有的则没有。我就遇到了其中一个导师发邮件告诉我已经提交了,结果一周后发现不对劲,和小秘联系完,发现导师提交失败了,于是在截止前24个小时内非常紧张地才搞定。

申请文书撰写

关于申请文书,本着贫民窟女孩省钱DIY申请的精神,我没有联系中介帮忙修改文书。不过我碰巧在BBS上看到了飞跃指路的活动,报名申请了,于是有一位科大毕业的学姐作为我的mentor指导我修改文书,我觉得飞跃指路这个活动很好,很有帮助。

第一个CV,这个在申请暑研的时候就应该准备好了。之后根据科研经历的扩展,再及时更新,我比较懒直接用的Word编辑,从师兄那里要了个模板,并且自己改了很多,师姐也给我出了很多主意,最后我的CV长这样

接着是申请文书PS,我是根据每一个项目的要求来写的。不同项目要求不一样,但基本上是由 Research Experience、Research Interest、Personal Statement几个部分组成。这方面,要一些学长学姐的文书过来,再在网上搜一搜该如何写文书,能搜到很多英文的指导。告诉你哪些东西是重点,哪些方面你应该突出。飞跃手册也有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对自己的科研经历有详细的回顾和描述。写完之后,我基本上让我男朋友帮忙看上好几遍,飞跃指路的师姐,其他师兄师姐好朋友都看看,就差不多了。写的过程,肯定是比较煎熬缓慢的,最后也是在第一个项目截止前写出来了。然后,之后的项目,还会需要修改,有的内容需要合并,有的有页码限制,或者你改主意了,总之会一直改来改去,直到你所有的项目都提交了为止。这是我不同项目需要的文书情况。

一个选校表格,在申请季是非常的重要

申请花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不得不提一下申请花费的事情。大三的下学期我问过一个即将出国的师姐,申请出国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呀?包括考英语、申请费、最终出国前准备的钱。答案大概是5万左右吧。

逐一算一下我为了申请出国投入了多少钱。首先两次暑假交流,共20000元。托福、GRE general 和 GRE Sub 考试,共11200元。然后是申请费,11个项目共 4800元。还有托福GRE成绩寄送费,一共1700元。全部加起来是:20000+11200+4800+1700 = 37700. 也就是大概4万元。

这里省钱的攻略有,最后一次考托福和GRE时,提前把成绩寄送的学校代码写好,可以有4-5个免费寄送的服务。

GRE网站消费记录

最后拿到offer,准备出国之后,在拿到奖学金之前,还需要自己准备一部分钱。比如机票、租房费用,以及刚到美国之后买家具的费用,我估摸着1-2万也够了,而且这半年还可以自己做家教攒钱。因此,就申请费用而言,一般1万元足够了,考英语还需要1万元,暑研不是必须的而且学校如果给全额资助自己就不需要花钱。基本上家里面能拿出3-5万,足够支持研究生出国申请的一切费用。

申请结果与最终去向

最终的申请结果(详情:科大校内网可见),非常出乎我的意料。申请季刚开始的时候,我非常的焦虑,无论是考英语、选校、写文书,我总觉得自己会失学。到最后拿到三所学校的PhD全奖录取,我还是很意外的。毕竟我硬件很一般 GPA3.3,托福 94 (21),GRE 151+170+3.0

USC Chemistry

这是我第一个提交申请的项目,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写USC的文书。并且在申请前,我邮件联系了对方的教授,并获得了积极的回复。12月份碰巧教授来科大访问,还约了一对一面谈。聊完之后我觉得印象很好,我也很开心,很乐意去他的组里。

虽然提交了申请表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我以为要凉了。就在我寒假回家第三天的早上,收到了USC chemistry的offer,非常激动,简直觉得就要去这里了。但前辈们都建议我在等等其他学校的结果,不着急做决定。

无论如何,从此摆脱了失学的命运,可以开心过过年了。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

UCSD NanoEngineering

拿到USC offer的当天早上,同时收到了UCSD Campus Visit的邀请函,可以报销600刀国际旅费,并且表明目前录取结果还没出来。原本我以为这个 Campus Visit 很奇怪,但咨询过朋友后,他们表示这个事儿很正常,可以考虑去一去。刚好我有美国10年的B签,而且我经过昏暗的申请季和合肥雾霾寒冷的冬天,非常向往去阳光明媚的地方旅行上一段时间。刚好看了看上海去洛杉矶的机票不贵,报销费用可以cover,那就去玩玩吧。但既然要去UCSD参观,就只能等去参观回来再接受USC的offer了。

于是开始规划去加州玩耍的事情,买机票,规划行程,和UCSD那边联系。于是,寒假提前回合肥,然后又从上海飞去了洛杉矶。这是我第二次去美国,并且行前突然发烧病倒了,只有1天的时间准备文件行李的事情。最终,这趟行程收获很多,不仅去USC参观了,也让我成功拿到了UCSD的offer(如果没去campus visit 大概是拿不到的)。

BU Chemistry

寒假回家当天早上就收到了 BU Chemistry 面试的邮件,然而第一次面试被俄罗斯小姐姐放鸽子了。第二次面试之后觉得自己发挥还不错,果然过了几天拿到了BU chemistry的offer。

于是我开始面临两个选择。于是开始认真的考虑是否要去BU。我原来以为拿到offer之后和教授讨论研究方向很奇怪,但师兄师姐表示正常。即使你没有决定接受他们的offer,你也可以和教授视频,了解他们组里的情况。因此,我在出发回合肥前还和BU的老师视频了,我对他们组还是很满意的。然而似乎就是因为面试的时候,衣服穿太少了,所以第二天生病了。。。

总之,在拿到USC、BU offer的很长时间里,我在断断续续的了解对方组里的情况,加师兄师姐的微信。也有的时候,就很烦恼到底要去哪里比较好。由于准备参加UCSD的 campus visit,因此打算去回来再做决定,暂时就不纠结了。这里也需要说明,虽然说拿到offer尽快做决定比较好,但你也没必要太早做决定,毕竟观望一段时间,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offer的学校、实验室组里的情况等等。而且其他申请结果也值得等一等。我很感谢建议我迟一些做决定的师兄师姐,否则我大概率一开始就接受USC的offer,并且放弃去UCSD参观。

UTokyo GSGC in Physics

说到东京大学申请的结果,可以说让我大跌眼镜,并且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拒信。目前为止11个项目,除了3个给offer的,只有东大这个是告诉我没有被录取,虽然还有希望,并且让我等到5月20日(也就是我在waitlist上)。所以我当天很伤心,并且在床上吃零食、看剧躺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上收到UCSD的offer才重新振作起来。

在申请的时候,我所祈祷的是哪怕只有一所学校录取我,无论是我申请的哪一所学校,我都愿意去。一所就好,这样我也方便做决定。因此,当我拿到第一个offer,师兄师姐问我梦校是哪个时,我回答不上来。因为我仿佛申请的时候,没想到真的会被录取。仿佛我会一直失学到开学,悲伤中过年。但我参加完UCSD的campus visit之后,我的心里偏向就很明显了,UCSD就变成了我的 dream school。为什么呢?因为学校旁边的海边实在是太美了,一想到能够生活在海边,在这阳光明媚的加州,远离堵车的洛杉矶,就觉得这里是我未来理想生活的地方。说白了就是被Campus Visit活动圈粉了。

因此,在拿到UCSD offer之后,我就觉得没必要继续等待下去了。CMU、Pitt也很冷,Duke不了解,Rice不了解。觉得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

申请结果

面试该如何准备?说什么?

2021年博士退学的我再次更新这部分内容,强烈推荐阅读《博士生选导师二三事》,这篇博客介绍如何选导师,面试问什么等。

这个申请季,我一共有4次面试。

第一次是,USC教授来科大,我主动约的面谈,结果当时我并没有拿出PPT来给他讲,于是乎关于我之前的科研经历其实介绍的相当混乱,对方教授给我介绍了他们实验室的情况,几个人、做哪些课题、多久毕业毕业要求等等。我的话比较有效的就是复述了一下自己CV上的一些内容。聊的还行吧。

第二次是,BU graduate committee里面的一位教授约的Skype面试。由于寒假在家白天挺吵的,而且还有时差,约的时间都是晚上10点到12点。第一次约12点,结果我等到了1点她还没来,只好去睡了。因为是committee,所以对方给我介绍了一堆他们项目的情况(因为口音,其实很多听不太清),还问了我BU在我的list上面排多少,目前有没有拿到其他offer,我都如实告知了。我对着PPT给她讲了我暑研的工作,还行吧。

第三次是,我约 BU 可能的导师 Skype 面试,同样在晚上。这次主要是我想了解对方实验室的情况,所以提前准备了一下要问的问题。都得到了回答,并且还拿到了他学生的联系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我的话,对方说看过我的资料,没有问题。这时我还是自己对着PPT讲暑研工作,个人感觉效果不是很好,要讲清楚,还是得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最好屏幕分享的讲。

最后一次是,UCSD campus visit的时候,约感兴趣的导师面谈。由于之前的经验,这次我拿出电脑,用PPT给对方详细的介绍自己的工作,感觉效果不错。也问了对方组里的情况。

总结一下,我面试的经验。

首先,我会关注自己的形象和面试环境。虽说不用穿正装,但也要追求简洁、干净、干练的外表形象。经过实验,我发现冬天在室内Skype视频的话,可以脱掉外套,穿毛衣/衬衣就好。女生还可以画一个淡妆,口红比较关键,反正视频会吃妆,不用担心下手太重。面试地点,最好有独立的房间,寒假在家的话房间不用担心,但最好收拾一下杂物,使得视频背景画面好看一些。

其次,提前测试网络、软件。网络视频面试一般用Skype,提前注册好账号,熟悉一下Skype的功能,并且和熟人提前测试一下网络的效果,如果Wifi不太好,可以插网线。Skype的话,个人觉得那个共享屏幕还行,可以在视频的时候,拿出PPT给对方讲自己的工作,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第三,PPT和口语。面试前自然应该准备一个介绍自己工作的英文PPT,并且准备一下如何用英文给对方讲。口语短期进步是很难的,我个人对用英文聊天还比较习惯,所以没怎么刻意准备。

第四,回答对方的问题。不同的面试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网上搜一搜大概对方会问哪些问题,提前想想怎么回答。

第五,问对方的问题。这个很重要,尤其是选导师的时候。网上同样可以搜到很多常见的问题的英文表述。我自己一般会提前看看这个导师实验室的网站,关于实验室成员、工作大概方向也就清楚了(当然没话说的时候也可以问问。。),有些导师实验室网站更新不是很勤快,信息滞后。我关心的问题有:

  • 实验室有多少人(包括研究生、博士后)?
  • 多长时间开一次组会?组里还有没有其他活动?
  • 导师多久找学生一对一聊?
  • 老板每周在实验室多长时间?
  • 毕业一般需要多少年?
  • 毕业有哪些要求?几篇论文?
  • 之前的学生毕业后去哪里了?
  • 奖学金来源?TA/RA?需要做多久TA?

具体要问什么问题,和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导师有关,我们的目的是套话,套出越多信息越好。和老师聊完,能要到学生的联系方式最好,可以进一步了解情况。我自己,希望找一个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的导师,不要太放羊,当然也不能太压迫。我希望实验室人不要太多,免得老师其实很难顾及。最后我选了一个毕业论文数量要求最多的导师。。。祝我好运。。。

申请大致时间点

时间点 (yyyy/mm/dd) 事件 备注(花费/元人民币)
2017.02.18 第一次托福考试 1761
2018.05.28 上海签证面签 没check,10年B签
2017.06.28-09.01 匹兹堡暑期交流 22000
2018.02.04 第二次托福考试 1761
2018.03.01-03.20 申请暑研 发邮件
2018.05.20 第一次GRE考试 1456
2018.06.30 第三次托福考试 东南大学,1761
2018.07.1-09.03 东京大学暑期交流 20000
2018.10.07-10.14 安徽省运会田径比赛 蚌埠
2018.10.21 第二次GRE考试 1456
2018.10.27 GRE Sub Physics 1020
2018.11.01-11.07 第一波邮件套磁
2018.11.06 向 A 教授请求推荐信
2018.11.06 向张增明老师咨询 申请选校事宜
2018.11.06 报名第四次托福考试 后面又重新备考托福
2018.11.13 给 A 教授提供相关材料 成绩单、简历、照片、初稿
2018.11.19-11.27 修改CV
2018.11.24 第四次托福考试 1985
2018.11.27-11.30 第一波选校,网申系统注册 第二波套磁邮件
2018.11.30 向 B 教授请求推荐信
2018.12.01 写 Research Experience 文书 USC项目
2018.12.03 USC 导师面谈 地点科大
2018.12.09 写 C 推荐信草稿
2018.12.10 写 Research Interest 文书 USC项目
2018.12.11 写 Personal Statement 文书 USC项目
2018.12.11-2019.01.01 填网申,逐个提交第一波申请 反复改文书
2018.12.25 第二波选校 确定最终申请项目
2019.01.02-2019.01.10 期末考抱佛脚 还有助教习题课
2019.01.11-01.15 提交第二波申请 修改文书
2019.01.23 USC Chemistry Offer 结束失学状态
2019.01.29 BU 招生面试 一个俄罗斯小姐姐
2019.02.01 BU Chemistry Offer
2019.02.09 BU 导师面试 居然聊了将近1小时
2019.02.13-02.20 第二次去美国,加州 LA、SD 玩耍
2019.02.14 参观USC实验室、组会 介绍我之前的工作
2019.02.15 参加UCSD 招生活动 面试UCSD的导师
2019.03.04 UTokyo GSGC rejection wait until May 20th
2019.03.05 UCSD Financial Offer email from Department
2019.03.05 Accept UCSD Offer reply email
2019.03.09 UCSD Admission Letter email from Grad Apply
2019.03.10 Accept UCSD Offer officially in Grad Apply
2019.03.11 Decline offers from USC, BU withdraw GSGC
2019.03.13 UCSD Physics rejection 申请季第一封拒信
2019.03.13 CMU MSE rejection 第二封拒信
2019.03.27 Duke MEMS rejection 第三封
2019.03.28 BU Physics rejection 第四封
2019.04.05 UCSD MSE rejection 第五封
2019.04.12 Rice AP rejection 第六封
2019.05.20 UTokyo GSGC rejection 第七封

如果同学们看飞跃手册,会发现上面的建议都是申请季开始前(9月份前)考完托福和GRE,然后暑假7-8月份就可以开始选校,9月份就可以套磁,并且开始写文书初稿,联系推荐信导师等等。而我呢,暑假回来之后,9月份在忙着省运会训练,天天累成狗,加上其他方面的压力,总之一直是拖到了10月底才开始搞。所以我当时看完飞跃手册是很绝望的,我什么都来不及好吧。包括我GPA很差的时候,飞跃手册上面写着建议大一大二好好刷GPA考英语等,我看到的时候根本就是太迟了。然后分享经历的,大部分同学GPA都是比我高很多的,我这样硬件的同学非常少,可参考案例很有限,对自己的能申请到什么样的结果就毫无把握。因此,我申请项目截止之前非常的爆炸忙乱,一堆事情,但反正也搞下来了。我的看法是,飞跃手册嘛,当然是给出一个非常理想的方案。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也不是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坚定了要申请出国,因此大可不必因为自己某些方面的行动落后感到慌张,都是有办法补救的,不要放弃。

申请季课程要求

申请季当然是申请最重要,而且大四上学期的成绩不会算入申请时的成绩单,所以大部分同学,无论是保研的、考研的、出国的,此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而选择放弃好好听课。因此,申请季我对课程的要求是:不要挂科,不要影响毕业。上个学期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同学有:前沿、基础、实验三门课,除了前沿经常点名,如果多次不到会有挂科风险,另外两门课都比较容易过。我平时有到课,最低标准完成课程要求,期末考临时抱佛脚了一周,也顺利达成了不挂科的目标,上学期GPA3.2左右。

最后:关于人生的几次决定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波澜不惊,没啥重要的事情。少数的时候,我们面临重大的选择和改变,而这些时候的决定会很大的影响我们未来几年的生活。

就我而言,印象深刻的是初中选择高中的时候,当初我一心想要保送福州一中,但我父母不希望我远离家庭独自求学,各种威逼利诱我放弃了初中三年的Dream School。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屈服了,因为我当时觉得宁德一中的保送更加简单容易,可以尽早解脱。第二次是高考的时候,我拿了福建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签约中科大试点学院一本线上科大物院,因此我放弃了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也没有全力去准备高考。当时我也觉得科大足够好了,准备清北的考试还要继续努力几个月,我想早点解脱。这两次择校的经历,我都在最后关头选择了退缩,选择了一个还不错但不是最好的学校,因为我不想继续努力,因为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

这一次,本科毕业申请研究生,我选择了一条相对困难的路,我本来可以选择保研,我父母家人都很希望我能保研到清华、北大。我放弃了保研,冒着失学的风险申请出国,一度我的心态也非常糟糕,没有自信。之前我爹曾问过我,如果申请失败了怎么办,我说那我就在上海或者合肥工作一年,然后继续申请,或者男朋友申请成功了,我就跟着男朋友出国。总之,哪怕是失败,我也会继续努力。大概一路上对合肥雾霾天气的深通厌恶,一直坚定的我出国申请的决心,并且才有最后令人欣慰的录取结果。

申请季真的是一堆事情,也很感谢一堆人对我的帮助。有朋友特地问我,你会怎么向给你写推荐信的导师表达感谢,我说发邮件感谢并且告诉他们我们的去向。送礼似乎不太合适,似乎做什么都没办法“报答”他们的帮助,以及那些一直耐心回答我问题、帮我改文书的学长学姐。因此,我觉得我们能做的,便是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将来他们申请的时候如果有啥问题,我们也尽量帮助他们。并且,我们在研究生求学时,好好科研做出一些成果,认真对待自己拥有的机会,不要浪费光阴,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和推荐。

文章目录
  1. 1. 动机:为什么要申请出国读研?
  2. 2. 前期准备:GPA、考英语、暑期交流
  3. 3. 选校:如何确定申请项目?
  4. 4. 推荐信的安排
  5. 5. 申请文书撰写
  6. 6. 申请花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7. 7. 申请结果与最终去向
    1. 7.1. USC Chemistry
    2. 7.2. UCSD NanoEngineering
    3. 7.3. BU Chemistry
    4. 7.4. UTokyo GSGC in Physics
  8. 8. 面试该如何准备?说什么?
  9. 9. 申请大致时间点
  10. 10. 申请季课程要求
  11. 11. 最后:关于人生的几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