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感悟
学生票没有如期取出
今天,就要离开家回学校了。早上,父母开车送我去火车站,原打算等我从人工窗口取完票他们就走,因此爸爸的车只停在了路边。
结果,没想到学生证后面贴的磁条出了问题,学生票取不出,只能重新买票。我妈很快的掏钱付款,买到了12:13福州去合肥的票。宁德去福州的票却买不到了。
我妈着急着去上班,就先打车回去了。实在买不到票就只能让我爸开车送我去福州了。我们离开售票厅又把行李拿到车上,心想买不到票,肚子疼我就去了洗手间。回来他非常着急的说,“刚刚有票了,我钱已经放在那里了,你快去取,最右的窗口”,又骂了几句刚刚车被交警罚款了。慌慌张张地拿着身份证取到票,和我爸一起拿着行李冲进去,总算赶上8:58的车。
到车上想了想,遇到这种突发事件,父母还是比我沉着,处理得还是挺好的。
初中同学聚
昨天晚上,约了初中的小伙伴聚聚。由于其中一个同学有打寒假工,我们等到她下班了才一起去吃夜宵。席间,大家非常激烈地吐槽大学上学遇到的种种。比如宿舍关系,学校抓到课,做兼职的吐槽各种奇葩的顾客,奖学金只有乖学生才能拿到,还有两个小伙伴去部队了。我大概说的不多,挺开心的听他们讨论,我发现他们有时非常大声的说话,那一本正经议论的样子还挺好玩的。
虽然一年没有联系,但和他们一起还是挺放松的。大概是自己平时生活太缺少欢乐了。而且从他们的聊天中,还发现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问题。比如,有去麦当劳、华莱士打零工的同学,吐槽一些奇葩顾客,感觉自己也是挺麻烦的一个人。回家几天,对家里的很多东西不满,整天吐槽抱怨。
大概每次和他们聚,都会觉得他们在生活上比我成熟,比如一个同学带我们去吃大排档,我肯定不会知道那家店,我也不擅长和店员打交道。他们也比我更加体谅家人吧。有一种我在学校里呆久了,有点读书人的呆板,做家务也笨手笨脚。
不快乐的春节
总的来说,春节回家自己不是很快乐。根本原因还是压力太大了。带了很多书回家,有很多活要完成,与此同时,又觉得回家了应该出去走走,见见朋友。
所以,我常常不知道我应该干什么。而我在看书时,各种噪音也搞得我很烦,尤其是家里隔音效果很差。回老家几天,白天,家里的小孩子整天哭吵闹,晚上,家人客厅打麻将;回宁德以后,亲戚来了,我爸大声吹牛皮。我都很生气。
之前说到,寒假回家让我觉得是去作客,让我觉得格格不入。其实是重新记起以前的生活,想起来当初为什么觉得上大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能离开家。由于学校成长环境的不同,如今我的观点、生活方式和父母相差越来越大。新旧观念的碰撞比以前更加强烈。初中到宁德读书以后,开始看不上农村,不愿意回去,觉得农村很落后,农村人都没文化。而从合肥回宁德以后,也觉得这个城市很落后,也不愿意回去,至少回来的时候心想以后断然是不会留在这里工作、生活的。
学校里呆久了,就忘记了家里的那些不好。回到家以后,重新认识了这些问题,又要花一些时间去接受。从高中起,就常常想过改变父母,让他们也看看书,多一些精神文化上的生活。而不是把时间用来打麻将、看电视剧。但直到现在,我爸还是非常抵制看书,纵然我和他强调了非常多次,他始终没有拿出一本书来装装样子。他还会说一些让我讨厌的话,比如开玩笑说我什么时候生个孩子给他抱抱;要不要来打麻将;必须先订婚才能带男朋友回家过年/或者去男朋友家过年。我觉得他是真想早点抱孙子,尤其是他的所有哥哥姐姐都当爷爷奶奶,而且孩子满地跑。而他说,不订婚把男朋友带回家很丢脸,但我觉得本科就订婚才丢脸吧?为什么把脸看那么重?而不是把订婚、结婚看成非常重要,需要谨慎考虑的事情。
昨天晚上,想到带回来的书、作业很多都没看,也是很紧张。回学校,又要开始努力地学习。回家让我觉得,其实我还是喜欢学校的学习生活,每天按时自习,运动,自主的生活,还是足够充实而有追求。回家这几天嘛?休息足了,也吃的不错,就是书看的不多,玩的也不是很多,并没有很努力去生活,毕竟是放松嘛。
22岁了,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年龄、行为举止是否能和这个年龄相符。有些方面,的确是越早进入“社会”,越早面对生活的压力越早成熟。读书让人有更高的追求,和对社会更加理想主义的期待。但也许自己对过去的环境,要求太苛刻,而不够理解父母。至少他们还是支持我的追求。
大过年的,他们打打麻将、放放鞭炮、贴贴春联、看看春晚、走走亲戚,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而我自己呢?爬爬山,看看书,吃吃饭,逛逛街也还好吧。
究竟为什么这么较劲呢?为什么这么不快乐呢?目标还没有达到,水平还很低,学业上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下学期的课任务很艰巨啊!